【历史渊源上的不同】
水有源树有根,虽然同样都是按摩,但这些按摩的历史渊源,却还是有不小的区别。
日式按摩:即日式指压,主要由中国古代针灸、推拿等医术演变而来,其中较多的保留了中医学的针灸穴位等技法,理论上更接近中医里的经络学说。
港式按摩: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,洗浴搓背、按摩的基础上,吸收借鉴了西方推油的手法,加之我国独有的踩跷疗法,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保健按摩手法。
韩式按摩:即韩式松骨,主要起源于韩国,原本是一种韩国家庭按摩方法,后吸取了泰、港、日、中等多种按摩的精华,进行形成的一种韩国本土按摩手法。
泰式按摩:发源于古印度西部,创始人是印度王的御医吉瓦科库玛,他的传统医药及按摩知识技法由传教的僧人带入泰国。
作为泰国古代医学文化之一,泰式按摩拥有四千多年历史,可谓历史悠久。
【技法表现上的不同】
泰式按摩:
泰式按摩并无穴位之说,而是主攻活动关节,力图达到全身舒展、身心放松的状态。
所以在泰式按摩中,你会经常看到很多幅度很大的动作,比如拉伸你的后背、折叠你的腿部,整个过程刺激激烈,你甚至能听到骨头的声响。
韩式按摩:
热敷、松骨,是韩式按摩手法中的标志性动作。
通常情况下,韩式按摩师会顺着肩胛骨、脊椎、胯骨的骨缝用扳的手法进行松骨,放松四肢后再用麦饭石或者热水袋进行热敷。
港式按摩:
脱胎于中式按摩的港式按摩,手法上减少了点按穴位,增加了滚揉和踩背,所以港式按摩更轻柔更舒适。
另,港式按摩手法多以挤压类为主,也有摩擦类手法和叩击类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