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定义】
以手掌掌面或食、中、无名三指指腹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,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环形而有节律的盘旋摩动,称为摩法。摩法可分为掌摩法和指摩法(图2-4)。
(1)掌摩法:以手掌掌面为着力点作环形摩动。
(2)指摩法:以食、中、无名三指指腹为着力点作环形摩动。
【动作要领]
(1)沉肩,垂肘,肘关节微屈,腕关节放松。掌摩时,手指自然伸直,手掌掌面附着于体表。指摩时,腕、掌指部微屈,以食、中、无名三指指腹附着于体表。
(2)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协调的环旋运动,动作轻快柔和,用力平稳均匀,一般先轻后重,由浅入深,不可按压推捏。
(3)手法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左右。摩动方向可顺时针和逆时针,一般顺时针摩为补,逆时针摩为泻,顺逆各半为平补平泻。
【临床应用】
摩法是按摩临床常用手法之一,可和推法结合使用,特点是刺激轻柔,和缓舒适,适用于全身各部。掌摩法多用于脘腹、腰背及四肢部;指摩法多用于胸腹、头面部。本法具有益气和中、调理肠胃、温通气血、活血散积、消肿止痛等作用。
(以下推法包括1、直推法;2、平推法;3、分推法;4、合推法。)
【定义】
用指、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。作单方向的直线(或弧线)推动,称为推法。推法可分为直推法、平推法、分推法、合推法(图2-5)。
1.直推法
【定义】
以拇指桡侧或剑指(即食、中二指)指腹轻触皮肤,作单方向的轻快推动,称为直推法。直推法又可分为拇指直推法和剑指直推法。
【动作要领】
(1)动作轻柔缓和,用力均匀,以施治部位皮肤不变形、不发红为度,切忌重硬粗暴。
(2)拇指直推法:上肢放松,肘关节微屈,腕关节悬屈,手指自然伸直,拇指在后,以桡侧偏峰附着于所推经穴的起点,余四指在前,指尖吸定所推经穴的终点,然后虎口快速一合一张,拇指作单方向轻快的直线推动,频率每分钟200~240次。
【临床应用】
直推法是压力最轻的一种推法,刺激量小,常用于小儿按摩,如推三关、退六腑,其治疗作用因穴位而定。临床操作时,常需蘸姜汁、清水、松节油等介质,以提高治疗效果。
2.平推法
【定义】
以拇指指面、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四指指间关节、掌根或肘部着力于体表,沿经络循行方向或肌肉走行方向作单方向的沉缓推进,称为平推法。平推法又可分为拇指平推法、拳平推法、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。
【动作要领】
(1)术者呼吸均匀平和,不可屏气。着力部位吸定皮肤,用力均匀沉缓,动作协调,移动缓慢。本法刺激量较大,一般连续操作5—15次即可,以防组织损伤,加重病情。
(2)拇指平推法:以拇指指腹着力于体表,余四指分开助力,前臂主动摆动,带动拇指作单方向沉缓推动。
(3)拳平推法:握拳,以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于施治部位,向一定方向推动。
(4)掌平推法:以掌很着力于体表,手指自然伸直,前臂主动摆动,带动掌根面作单方向的沉缓推动。
(5)肘平推法:屈肘,以尺骨鹰嘴突处着力于体表,作单方向推动。
【临床应用】
平推法较直推法压力大,多用于成人按摩。拇指平推法适用于肩背、胸腹、腰臀及四肢部;掌平推法较拇指平推法刺激缓和,适用于腰背、胸腹、下肢等面积大而平坦处;拳、肘平推法刺激强烈,适用于腰臀、大腿等肌肉丰厚处。平推法具有舒筋活血、解痉止痛、理筋整复、祛瘀消积、宽胸理气、健脾和胃等作用。
3.分推法
【定义】
以双手拇指指腹或偏峰、手掌自一定部位或穴位中间向两旁作反方向推动,称为分推法,又名分法。分推法又可分为指分法和掌分法。
【动作要领】
(1)以双手拇指指腹或偏峰、手掌掌面或掌根着力于施治部位,紧贴皮肤,自中心向左右或上下相反方向作直线或八字形缓慢推动。
(2)两手用力均匀,动作一致。一般起始时用力稍重,然后逐渐减轻。
(3)一个部位一般操作10~15次,然后缓慢移动。
【临床应用】
分推法轻柔缓和,属调理温补手法。指分法适用于头面、胸胁和脘腹部;掌分法适用于腰背、胸胁及脘腹部。分推法具有调和阴阳、镇惊安神、分理气血、消导宽胸、舒筋通络、消散瘀血等作用。
4.合推法
【定义】
以双手拇指指腹或掌面从两个不同方向、位置相对地向同一中心合拢推动,称为合推法,又名合法。合推法又可分为指合法和掌合法。
【动作要领】
(1)以双手拇指指腹或掌面着力,分别对称置于某一部位的两侧,均匀而持续地向中心相向合拢推动。
(2)动作连续灵活,两手用力对称。起始时用力一般较轻,然后逐渐增大力量,直至合拢。
(3)一个部位一般操作10—15次,然后缓慢移动。
【临床应用】
合推法是相对分推法而言的。指合法适用于头面部;掌合法适用于胸腹部。合推法具有调和阴阳、疏理气血、通经活络、调和脾胃、扶助正气等作用。
【定义】
以手掌掌面、大鱼际或小鱼际部分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,作直线往返摩擦,称为擦法。擦法可分为掌擦法、大鱼际擦法和小鱼际擦法(图2—6)。
(二)掌擦法:手指自然伸直,掌面紧贴皮肤,作直线往返摩擦。
(2)大鱼际擦法:手指并拢微屈呈虚掌,以大鱼际及掌根桡侧面紧贴皮肤,作直线往返摩擦。
(3)小鱼际擦法:又名侧擦法,手指自然伸直,以手掌小鱼际部紧贴皮肤,作直线往返摩擦。
【动作要领】
(1)沉肩,屈肘,腕关节伸直,与前臂平行,手指自然伸直或微屈。
(2)上臂发力,以肩关节为支点,带动前臂手掌作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。
(3)擦法移动速度较快,频率每分钟100—120次。移动幅度较大,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,移动幅度尽量加大。
(4)用力平稳着实,均匀连续,一般出去时的力量稍大,回来时稍小。
【注意事项】
(1)术者气沉丹田,呼吸均匀自然,不可屏气。
(2)施术前可在局部涂抹适量按摩介质,既可保护皮肤免受损伤,又可使热量深透,提高治疗效果。
(3)术毕局部皮肤可有轻度发红等现象,故不宜再用其他手法治疗。
【临床应用】
擦法柔和温热,可用于全身各部较为平坦处。掌擦法适于肩背、胸腹及胁肋部,具有温经通络、调理脾胃、宽胸理气等作用;大鱼际擦法多用于四肢各部,具有活血通络、消肿止痛等作用;小鱼际擦法温热作用较强,适用于背腰臀及小腹部,具有温经活血、散寒解表、壮腰健肾等作用。
【定义】
以单手或双手掌面、拇指指面紧贴皮肤,作左右、上下或弧形曲线往返移动,称为抹法。抹法可分为掌抹法和拇指抹法(图2—7)。
【动作要领】
(1)用力要均匀柔和,平稳着实,不可忽轻忽重,不可用力按压。
(2)掌抹法:沉肩,垂肘,悬腕,单手或双手掌面紧贴皮肤,作轻重适宜、轻巧灵活的往返移动。
(3)拇指抹法:沉肩,垂肘,腕部平伸,以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紧贴皮肤,作轻快柔和的往返移动。
【临床应用】
抹法是按摩临床的一种辅助手法,常作为按摩治疗的起始手法或结束手法。掌抹法适用于胸腹、腰背部;拇指抹法适用于头面、颈项及手掌部。抹法具有开窍醒脑、明目安神、舒筋活血、散瘀消肿、通络止痛等作用。
【定义】
用双手掌面或掌指部挟持患者肢体的一定部位,双手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,同时上下移动,称为搓法。
【动作要领】
(1)沉肩,垂肘,悬腕,用双手掌面或掌指部挟持施治部位。前臂发力,通过腕部带动双手作快速盘旋搓揉,同时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缓慢移动。
(2)用力宜均匀柔和,由轻渐重,速度由慢到快。
(3)动作轻快协调,连贯有节律,快搓慢移,上下来回3—5遍。